國際觀察:美日推動“新冷戰”布局 危害亞太和平穩定
7月28日至29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國防部長奧斯汀到訪東京,出席美日外長防長“2+2”會議及“延伸威懾”磋商、美日韓三邊防長會談、美日印澳四邊機制外長會。美日利用這一系列會議大肆渲染“中俄朝威脅”,煽動陣營對抗,突出遏華指向,正在使亞太地區面臨日益嚴峻的“新冷戰”威脅。
從美日主導的這一系列會議的共識“成果”看,美國亞太盟伴體系凸顯排他性、攻擊性和陣營化特征,正在初具“亞太版北約”的特征。一是美日升級軍事“一體化”。美日通過“2+2”會議確認日本自衛隊將成立“統合作戰司令部”,駐日美軍相應成立“統合軍司令部”,美軍印太司令部將向駐日美軍下放部分作戰指揮權限,以實現美日指揮作戰體系的完全對接融合。二是美軍核戰力部署“前沿化”。美日舉行首次“延伸威懾”部長級磋商,美方進一步強化對日“核保護傘”承諾,未來可能推動戰略核資產的前沿部署。三是美日韓三邊安全合作“同盟化”。三國就強化情報共享和聯合演訓等領域的制度化合作達成協議,使美日韓三邊關系出現新的升級。四是四邊安全機制的“陣營化”。美日印澳外長會上炒作東海、南海局勢,以“自由開放印太”為名爭奪海洋霸權,煽動陣營對抗和地緣競爭。
尤為惡劣的是,美日在“2+2”會談后發表的文件中,以大篇幅針對中國外交政策、國防建設、海洋維權以及核武、南海、人權等問題展開大肆指責和惡毒攻擊,并再度公然干涉臺灣問題,全方位煽動“中國威脅”,充斥著零和博弈的冷戰思維,表露出力推“新冷戰”布局的危險動向。
布林肯和奧斯汀試圖通過亞太之行,向外界表明,盡管深受烏克蘭和中東危機困擾,美國對外戰略重心還在亞太,主要對手仍是中國,并通過拉進亞太同盟體系彰顯美國“全球領導力”和“盟伴向心力”。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輪美國推動“亞太北約化”的“新冷戰”布局中,日本表現得尤為積極主動,在美國盟伴之間“穿針引線”,并將北約引入亞太,扮演了遏華“急先鋒”角色。美日聯手推進陣營對抗,挑動地緣矛盾,強化亞太前沿軍事部署,使亞太和平穩定和團結合作局面正面臨冷戰以來最為嚴峻的三重挑戰。
一是刺激地緣矛盾沖突。美日謀求將朝鮮半島與東海、南海、臺海“三海”形成聯動之勢,凸顯出圍堵遏壓中國的戰略意圖。美日韓軍事合作刺激半島緊張局勢螺旋升級,美日著眼軍事介入臺海加快一體化備戰,并插足南海挑動對抗,正在加大海上沖突風險。二是割裂地區團結合作。美日炮制“美日韓對中俄朝”的陣營對抗敘事,企圖利用炒作南海問題分化中國東盟關系,破壞東盟內部團結。美國誘拉亞太盟伴推進“小院高墻”“脫鉤斷鏈”布局,使陣營對抗的陰影從軍事領域向經貿和技術領域蔓延,沖擊亞太區域合作和一體化進程。三是加劇核擴散風險。美國升級“延伸威懾”吊高日韓胃口,刺激兩國謀求對美“核共享”甚至“自主擁核”訴求上升,同時美推進戰略核資產的亞太前沿部署,推進“奧庫斯”框架下的核潛艇合作,將進一步刺激地區核軍備競賽,深刻沖擊全球核不擴散體系。
對于美日等國推進“新冷戰”布局給亞太制造的安全陷阱,地區國家需要充分認清其嚴重危害,提高危機意識,共同予以抵制。正如王毅外長在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上所指出的,面對國際地區挑戰,外部干涉解決不了問題,對抗施壓只會加劇局勢緊張。東亞各國必須堅持和平愿景,包容各方利益,兼顧各方訴求,走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之路。
(作者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